冬油菜田除草技術(上)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飼料原料作物。按栽培制度劃分,全國油菜種植區可分為冬油菜產區與春油菜產區。本文只涉及冬油菜產區的雜草防治問題,春油菜產區略。
中國的冬油菜產區在地域上包括長江流域與黃淮流域的四川、安徽、湖南、湖北、江蘇、貴州、浙江、上海、陜西、河南等地,面積和產量占全國油菜的85%以上。
冬油菜多與水稻輪作,秋種夏收,為油菜-水稻一年二熟制(如四川、江蘇等地)或油菜-早稻-晚稻一年三熟制(如湖南、江西等地);也有油菜-棉花一年二熟制(如湖北、安徽等地)的。
冬油菜田受雜草危害比較嚴重。據全國農田雜草考察組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的調查,長江流域冬油菜田草害面積達全部種植面積的46.9%,其中中等以上危害達到22.3%。近年來,長江流域的草害面積比以前大幅度上升,不同口徑抽樣調查,基本都在80%以上,而且在發生危害的規律上比以前都有很大的不同。
冬油菜田中雜草對油菜的危害主要是在冬前與早春,直播田比移栽田受害嚴重。油菜苗期草害常形成瘦苗、弱苗、高腳苗,抽苔后分枝結莢少,結實率下降,每畝有效株數減少。更主要的是,雜草與油菜爭肥、爭水、爭陽光劇烈。草害嚴重的田塊,如果不防除,甚至減產達到五成以上。
一、冬油菜田雜草種類與雜草發生規律
1、雜草種類
冬油菜田雜草主要有看麥娘、日本看麥娘、棒頭草、早熟禾等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主要有繁縷、牛繁縷、雀舌草、薺菜、碎米薺、通泉草、稻槎菜、豬殃殃、大巢菜、婆婆納等。稻茬冬油菜田以看麥娘與日本看麥娘為最多。
因生態條件與栽培條件的不同,各地雜草種類與優勢群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近年來江蘇、安徽、四川等地的惡性雜草早熟禾逐年上升,江蘇南部的菵草與硬草、安徽中部的日本看麥娘、四川成都平原的通泉草等都處于重發的狀態,成為農民防除的難點。此外,長期使用某種或某類單一的除草劑也引起冬油菜田雜草種群的變化。前述早熟禾、日本看麥娘、菵草等難防禾本科雜草,就是因為十多年來長期使用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也有文獻稱之為苯氧羧酸類除草劑,代表品種有精喹禾靈、高效吡氟禾草靈、精噁唑禾草靈、炔草酯等),壓制了以前占優勢的看麥娘所致。而長期使用選擇性禾本科雜草除草劑,也造成很多地方闊葉雜草密度上升,如江蘇南部的野老鸛草、湖北江漢平原的通泉草等。
2、主要雜草的生物學特性
看麥娘 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禾本科看麥娘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11月或翌年2年苗期,其中11月至翌年2月苗期,其中11月為第一出苗高峰;ü4-5月。子實隨成熟隨脫落,帶稃穎漂浮水面傳播。適生于潮濕土壤,在干燥環境中其子實生命力降低,甚至喪失。麥田危害嚴重。產江蘇省各地區,分布于華東、中南、陜西等省區。為長江流域、西南及華南等地區稻茬麥、油菜田危害最為嚴重的雜草,成為這些地區麥類高產的限止因子。其次在黃河流域的部分地區亦有分布和危害。常和牛繁縷、雀舌草、菵草、稻槎菜、豬殃殃、大巢菜或和日本看麥娘混生成一定組成的雜草群落,其種類因環境因子不同而有差異。長江以南山區多和雀舌草、稻槎菜組成群落,沿江地區的低洼田地則多和牛繁縷、菵草組成群落;長江以北單季稻茬麥田則和豬殃殃、大巢菜等組成雜草群落。上述地區的春季蔬菜也受危害。
日本看麥娘 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禾本科看麥娘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秋冬季出苗或延至翌年春季,花果期4-6月。子實隨熟隨落,帶稃穎果?善∷,隨水流傳播。為夏熟作物田雜草,對麥類作物危害較大,常和看麥娘混生,有時也成純種群,局部地區發生數量大。與看麥娘相比,日本看麥娘競爭力更強。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廣東、廣西、貴州、云南、陜西南部和河南省也有。近年來安徽、江蘇、四川等地普遍反映,日本看麥娘對精喹禾靈、高效吡氟禾草靈等藥劑表現出明顯耐藥性。
菵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 (Linn.) Host.,禾本科菵草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單株能產生數十個分蘗,并可自行解體獨立生長。種子經半個月休眠后,在當年或次年春季萌發出苗。一年生情況下出苗期3-4月份,花果期5-8月份。喜生于濕潤、肥沃的土壤上,低濕農田、河床或水邊濕潤處常見。分布遍及全國,為長江流域及西南稻區稻茬麥和油菜地主要雜草。江蘇近年來對精噁唑禾草靈表現出明顯耐藥性。
早熟禾 Poa annua L.,俗稱小雞草,禾本科早熟禾屬。越年生草本;苗期秋末冬初,北方地區可遲至第二年春天萌發,一般早春抽穗開花,果期3-5月。為夏熟作物田及蔬菜田雜草,亦常發生于路邊、宅旁。局部地區蔬菜及麥和油菜田危害較重。幾乎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江蘇、安徽、四川三地及湖南部分地區近年來普遍反映對苯氧羧酸類除草劑表現出極為顯著的耐藥性,成為當地重發的主要難防雜草。
棒頭草 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 - P. higegaweri Steud.,俗稱棒槌草,禾本科棒頭草屬。一年生草本。4-6月開花。種子繁殖。多發生于潮濕之地。夏熟作物田雜草。危害不重。除東北、西北外幾廣布于全國各省區。
硬草 Sclerochloa kengiana (Ohwi) Tzvel.- Puccinellia kengiana Ohwi,禾本科硬草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秋冬季或遲至春季萌發出苗;花果期4-5月。為夏熟作物田雜草,在稍鹽堿性的土壤發生數量較大,淮北地區為其危害的重發區。分布于安徽、江蘇、江西、廣西等省區。
碎米薺 Cardamine hirsuta L.,十字花科碎米薺屬。越年生草本。冬季出苗,翌年春季開花,花期2-4月,果期4-6月。種子繁殖。為夏熟作物田雜草,長江流域地區局部油菜田發生和危害較重,常和彎曲碎米薺混生危害。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福建、西南等地。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Schur.,十字花科播娘蒿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種子繁殖,在麥田中(華北地區)多為10月出苗,翌年4-6月為花、果期。適生于較濕潤的環境,常與薺菜、米瓦罐等雜草生長在一起,有時也成單一的優勢種群落,主要危害小麥、油菜、蔬菜及果樹。在華北地區是危害小麥的主要惡性雜草之一。分布于華北、東北、西北、華東、四川等省區。
豬殃殃 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 (Gren. et Godr.) Rcbb.,茜草科拉拉藤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蔓狀或攀援狀草本。多于冬前出苗,亦可在早春出苗;花期4月,果期5月。果實落于土壤或隨收獲的作物種子傳播。為旱性夏熟作物田惡性雜草。華北、西北、淮河流域地區麥和油菜田有大面積發生和危害,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危害都局限于山坡地的麥和油菜作物。對麥類作物的危害性要大于油菜。攀援作物,不僅和作物爭陽光、爭空間,且可引起作物的倒伏,造成較大的減產,并且影響作物的收割。分布范圍最北至遼寧,南至廣東、廣西。全國大部分地區對苯磺隆表現出明顯耐藥性。
野老鸛草 Geranium carolinianum L.,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ü4-8月。種子繁殖。喜生于荒地、路旁草叢中,為夏收作物田中常見之雜草。對麥類及油菜等作物輕度危害,近年來江蘇南部的發生密度逐年上升,成為冬油菜田新的優勢種群。分布于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四川及云南。
稻槎菜 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菊科稻槎菜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在長江流域,于秋、冬季出苗,花、果期翌年4-5月,果實隨熟隨落。以種子繁殖。生于田野、荒野及溝邊,為夏熟作物田雜草。多發生于稻、麥或稻、油菜輪作田,在初春,當麥類和油菜等作物生長前、中期時,大量發生,危害重,是區域性的惡性雜草。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河南、四川和貴州等省區。
牛繁縷 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 - Stellaria aquatica (L.) Scop.,俗稱鵝兒腸、鵝腸菜,石竹科牛繁縷屬。越年生或一年生甚或多年生草本,農田中生長的以越年生或一年生者較為多見。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多于冬前出苗,以北地區,多于春季出苗;ü5-6月。有些個體由于受到刈割等影響,可延至夏、秋季開花結果,但植株生長較差。喜生于潮濕環境。全國稻作地區的稻茬夏熟作物田均有發生和危害,而尤以低洼田地發生嚴重,是我國夏熟作物田的惡性雜草。以長江流域為其發生和危害的主要地區,華南和西南的北部地區有較重危害的報道,此外,華北和東北地區亦有發生的報道,但危害都不嚴重。其危害的主要特點為作物生長前期,與作物爭水、肥,爭空間及陽光;在作物生長后期,迅速蔓生,并有礙作物的收割,尤其是機械收割。我國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通泉草 Mazus gracili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玄參科通泉草屬。一年生草本;ü陂L,4-10月相繼開花結果。以種子繁殖。喜生潮濕的環境,偶爾侵入稻田,危害小;蛏谔镞、林間陰濕處,為旱作地常見雜草。危害性一般,遍布全國。但四川盆地的通泉草逐漸演化成越年生雜草,且對百草枯表現出明顯的耐藥性。
雀舌草 Stellaria alsine Grimm.,石竹科繁縷屬。二年生草本。苗期11月,花果期4-7月。果后即枯,種子散落土壤中。種子繁殖。常生于河岸、河灘濕草地、路邊、水田邊及旱田內,喜在濕潤的土壤內生長。它是稻茬油菜田及麥田的主要危害性雜草之一,尤在沙質土壤上危害更重,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夏熟作物田中發生量較大,危害較重,有時也危害蔬菜。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及華南等省區。
繁縷 Stellaria media (L.) Cyrillus - Alsine media L.,石竹科繁縷屬。一或二年生草本。苗期11月至翌年2月;花期3-5月,果期4-6月。種子繁殖。果實成熟后即開裂,種子散落土壤。植株常比作物早枯。為夏熟作物田主要雜草,常于作物生長的前、中期造成危害。多見于旱性麥田或油菜田。在村旁路邊亦是常見的早春雜草,也是一種伴人雜草。分布幾遍于全國各地。
波斯婆婆納 Veronica persica Poir.,玄參科婆婆納屬。二或一年生草本。秋冬季出苗,偶也延至翌年春季;花期3-4月,果期4-5月。果實成熟開裂,散落種子于土壤中。莖著土易生出不定根。為夏收作物田雜草,在長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區的旱性地發生較多,尤其在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區,有時成為優勢種群,危害較重,防除也較為困難。
大巢菜 Vicia sativa L.,又叫救荒野豌豆,豆科野豌豆屬。二或一年生蔓性草本。苗期11月至翌年春,花果期3-6月。果實隨熟隨開裂,散出種子。同時也隨收獲物,而摻與其中傳播。為夏收作物田危害較為嚴重的雜草。冬麥區麥田發生普遍,危害較大,此外,在春麥區也有發生。同時亦危害油菜等作物。果園、桑園、荒地、路旁也大量發生,有時成純種群。分布幾遍全國各地,但尤以長江以南、南嶺以北地區為其發生較重區。
3、雜草發生規律
冬油菜田雜草一般有兩個出草期。這里以稻茬冬油菜田為例說明。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由于播種時氣溫較高,土壤墑情較好,油菜播種后,雜草隨即萌發,很快形成出草高峰。如江蘇南部油菜10月上旬播種,只要田間墑情好,5天后雜草即開始大量出土,而同等條件下油菜需要7天左右才正常出苗。出草的高峰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可持續30-40天。這個出草期的雜草與生長相對緩慢的油菜形成激烈的競爭,是造成冬油菜草荒的主要時期。12月至翌年1月氣溫降低,田間雜草出土基本停止。翌年3月下旬開始,大部分雜草進入拔節期,4-5月陸續開花結實,在油菜成熟前1個月至半個月提前成熟,脫落后散入田間,成為下茬或下年的雜草種子來源。這是第一個出草期的情況。這個時期出土的雜草文獻上一般稱為越年生雜草,也有稱為二年生雜草的,代表雜草種類如看麥娘、早熟禾等。
第二年早春2月下旬開始氣溫開始回升,一些入土較深的雜草種子開始萌發出土,數量上比起冬前出草期的要少。由于這個時候油菜的生長也比較快,很快就封行抽苔,造成田間蔭蔽度高,這些新出土的雜草往往因為得不到充足的陽光而死亡,一般不構成太大的危害。這是冬油菜田雜草的第二個出草期。這個時期出土的雜草一般稱為一年生雜草,代表種類如菵草等。
此外,冬油菜田雜草出草高峰期的遲早及出草量大小與秋季、冬季氣溫及降雨的關系很大。寒潮來得早且強度大,氣溫下降快,出草停止得也早;反之,出草延續的時間拉得就比較長。油菜播種后,天氣干旱少雨,土壤墑情差,出草高峰隨之推遲;如果氣溫合適時出現降水,降雨后3-5天很快就會形成出草高峰。